Getty Center Edmunds Santa Monica San Diego Nascar
Category Archives: 2012
团聚·亲情·感念
团聚 · 亲情 · 感念 张伯苓 孙溪 孙军 初秋的北京,不见了盛夏的酷热与阴霾,天高气爽。 这天傍晚,在位于东四隆福寺中心广场的娃哈哈大酒店,我们参加了一场特别的聚会。 只是,在走进大厅之前,甚至在二姑(孙筠厚)致辞之前,我们还闷在葫芦里:如此是为了什么,二姑邀请时怎么还秘而不宣呢? “今天,来这里聚会的主要是石板房二条十五号的老街坊,大家是彼此见证着长大的,经过了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现在,大家都这么健康,家庭都这么幸福,是一件非常值得欣慰的事。特别是今天有大妈(指我们的奶奶刘希昭)的血脉,就是大妈孙子当中的两个(孙奚和孙军)又加入到我们团队,也是石板房二条十五号的根基……我们每个人都对那里有着千丝万缕的情结。今天,大家的团聚是一种难得的缘分,是一种深厚的情分。可为什么要选在今天呢?一个是快到中秋节了,中秋节就是一个大团聚的节日,再一个是我们中间的英厚和功厚(英叔、功叔),迎来了他们的60周岁生日……” 哈哈,谜底终于揭晓,竟然是两位叔伯兄弟在一起欢庆60华诞! 二姑的话音刚落,功叔、英叔就接上了茬。 “其实我们的生日一个是8月17号,一个是9月26号,我们是借这么个由头,选这么个机会,来跟老街坊、亲友们聚会一次,热闹一场……” “感谢大家的光临,接下来,拜托各位再也不要提生日的事了,今天是我们大家的亲情聚会,快乐聚会!” 谁会不赞赏呢:二位主角一定要让团聚的喜悦、让重逢的欢乐成为主旋律! 谁又会不感念呢,亲友们,老街坊们,有的都二三十年、三四十年没见了;还有我们兄弟姐妹随家父远赴东北半个多世纪之后才于去年“归队”,重回祖居。 青梅竹马一个院儿长大如今各门另户年已(逾)花甲的人们,远离那个院落几度辗转终于归来的人们,纷纷离席,频频举杯,向可敬的动议者操办人致谢,向有幸共度60华诞的两兄弟祝福!自然,大家也是在感怀那远去的悠悠岁月,感念那流淌在每个人心田里的绵绵不息的亲情! 1、寿星与石板房老邻居聚会 2、荏苒时光,久远情谊 3、姐弟浓情 4、老哥几个 5、先敬大哥 6、认识老邻居(关振元与刘冠英) 7、八婶与英婶 8、千丝万缕石板房(二姑致辞,揭开谜底)
耳目一新 – 孙功厚的两篇随想《手表》与《涮羊肉》
编者按: 功叔曾赞“网上孙家(亲情家园)”:“多好哇,就像是个老宅,南北屋,东西院,你来他往,说说话,聊聊天,一句话,一行字,其乐融融! ”而他写的两篇文章似乎正应了他的心思和他的赞美。 六月二日(上周六),我接到了他用电子邮件发给我的一篇随想《手表》,讲了他从小就爱慕手表终于在农村插队时挣工分赚钱戴上了手表前后的有趣故事,读后眼里很热,并有了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家园”开园以来,此类温故而知新的文字可谓凤毛麟角。耐不住兴奋,我马上回复:“生动,有趣,出手不凡!……”(讲“出手不凡”是因为他总说他对“家园”没贡献)岂不知,他那儿还正回味无尽,文思泉涌呢,第二天又发来《涮羊肉》,活灵活现地把他在儿时对吃顿涮羊肉的渴望、以致后来如愿以偿、而今随想随吃的经历和感受描述了一番。一切仿佛都在我们的身上发生过,因为我们都从那个年代走过。我即回复:“亲切,感人,且教育人……”一周来,常想起“北京西来顺‘玻璃门上挤扁了的鼻子’”,觉得难以下咽的食物都非同寻常了! 我明白功叔要将文章送到“家园”的意思,此前他客气,说他不会弄,我说我来弄。虽应马上兑现,可上周六见《手表》前不足5分钟,刚把《心愿·祈盼·祝福》一篇放上来,觉得还是拉开点距离好,故本周六,赶紧把我已先睹为快的两篇随想放上来,以飨各位。 手 表 我一生喜欢手表。 从十几岁时,我就知道当一个男人的手腕上带上一块手表,多象个成熟的男人.象是个有工作的人,有工作……..在那个年代是被人羡慕的。 可惜那个时候我还没有想象中的工作,我的工作,就是在农村插队务农,所以,我只是羡慕带表的人,但我却没有,因为我没有条件买。 插队的第二年,也就是一九七零年,我在农村干活是一把好手,因为我身体好,不怕吃苦,加上我不笨,干什么象什么,所以,我从第二年就开始在队里拿满分了。当时很多知青都是挣八厘五,就是农民拿十分,你只能拿八分五。,那一年到了回家的季节,算下我一年的工分,除去口粮款,往来帐和队里算清了,我还剩下二百多块钱,,心里就盘算着回家一定要买块手表。.怀里揣着这一年的辛苦钱,回到北京,,晚上就和妈说,妈,我今年挣钱了,我也想买块表,。虽然我的家境并不富裕,但那个时候哥,姐也都上班挣钱了,家里没有吃闲饭的。 老妈知道我的心思,,嘴上说,才多大呀,,带什么表呀!,但第二天她上班走前,还是在桌上给我留下了十张工业卷,,并留下了一个字条,上面写着:出门带好钱.,工业卷用不了给我拿回来……亲妈. 她前脚刚走,我就爬起来了,看看闹钟,刚六点半,天还黑着。我睡不着了,因为我要等到西单商场一开门就去买手表。太激动了,我将也有一块属于自己的手表了!九点整,我第一个冲进商场,趴在了卖表的柜台上…… 半钢,防震,北京牌,110元,一生中第一块手表就这样诞生了. 表带在手腕上,那叫一个美!不时地放在耳朵上听听,噹噹噹噹的走动声音,人家说,那叫螺音,真脆…… 那年我十八岁。有了手表,不用再数电报大楼的钟声敲了几下才知道几点了,经常数错了,把九点数成十下,把十点数成九下…… 回到农村,常常夜里会看看手表几点了,还能睡多久.…… 出工在地里,知道还有多长时间快收工了…… 赶上阴天,没太阳,打头的有时会问,几点啦?咱也会看看表大声说:快九点了,干不了一根垅了.…….其实才八点……哈哈…….蒙他! 到了72年,,队里来了下放的干部,,我记得他是长春黄金设计院的工程师,,我们都习惯叫他李叔,胖胖的,腆着个大肚子,天天抽迎春烟,有时是大生产,手腕上带一块老式英格表,。有一天明明是十点了,地里的老农问我,我说十点了,他,又转过头问老李,,老李看看表说八点五十。老农回过头说,小功,你那是啥破表啊,砸了得了!妈的,明明是老李的表停在那不走了!唉…… 从那时我悟出一个道理,人穷表肯定不准。就算是我当年带一块欧米茄,也准不过老李的…… 涮羊肉 小时候就听说过涮羊肉,可没吃过,不知道那涮羊肉啥子味道,当然,我知道很好吃,但我知道不是我能吃的,用现在的语言形容,就是可望而不可求的,有钱人家才吃得起涮羊肉,没钱的你,听听就行了. 可在我记忆里从没向老妈说过,,我也想尝尝,,哪怕是一口……..因为我知道,我们家吃不起………. 有一年冬天的晚上,,闲在家里没事,我独自去西单。,出了灵境胡同往北一直走下去,到了西单路口,,站在路口左顾右盼的,过了马路再往北走,,就到了老字号的西来顺,,黑色打底金字的大匾,,西来顺三个大字赫然入目,,两扇大玻璃门擦的象是没按玻璃一样的透明。,我不由自主的把脸贴在玻璃门上往里看,,我倒是要看看这涮羊肉是怎么回事:,一个大圆桌,中间一个大铜火锅,锅正中间有个细常的烟筒,铜火锅的四周是几个或是十几个均等的小格子,小格子里的水是沸腾的,十几个人围坐在桌子周围,就从各自的小格子沸腾的水里捞出肉沾沾佐料往嘴里放,噢,那一定是羊肉了,妈的,我不由得把鼻子已经贴在玻璃门上了,里面的人谁要是注意看那鼻子,一定是压的扁扁的,有个跑堂的过来吆喝,我说:小子,你是进来还是出去?我无语,当然是出去,我能进来吗?我进来你给老子掏钱啊?切…… 西来顺,铜火锅,小格子,冒烟的小烟筒,没错,这就是我记忆中的涮羊肉. 转眼到了83年,我回京出差,有一天姐说,今晚过来吃涮羊肉,正好你姐夫在家有人弄.在家吃?有小格子吗?我如约而至,一进门,我的天,六盘切好的羊肉整整齐齐的放在桌上,我的姐夫,手上缠着白沙布,姐说,你姐夫从中午就开始切,手上磨起来大血泡了,得,谁叫他是我姐夫呢……….液化气罐抬进屋,小灶眼放在凳子上,上面坐个铝盆,我第一次吃到了涮羊肉,奶奶的,是好吃……..大口的,毫不掩饰的,无拘无束的释放出想吃涮羊肉的渴望. 好多年过去了,我对涮羊肉情有独衷,以后的日子好过了,我每每想起涮羊肉随时支上火锅就涮,但我从未忘记我们曾吃不起.当我们吃不起的时候不会去奢求与奢望,玻璃门上挤扁的鼻子我永远不会忘记. 朋友们,珍惜我们现在的生活,但请你不要忘记过去. ~~~~~~~~~ 编后话: “人穷表肯定不准”,发人深省! “玻璃门上挤扁的鼻子”,不该被忘记。 Comments 洛杉矶东北人 2012 年 06 月 08 日 看了功叔的两篇随想,不比鲁迅的杂文有差.因为曾经从那个年月过来,读起来,就像自己就是文中的主人公,身临其境,仿佛还有左顾右盼的动作和感觉.挤扁了鼻子,只可惜玻璃门没有透过涮羊肉的香气来.又怎么能忘记那年家里添置了一台不足巴掌大小钟表,家里那个喜庆的气氛. sunxi 2012 年 06 月 12 日 功叔的文章很感人,只有过来人才能体会其中的滋味。朴实、生动、真情。愿功叔有更多的好文章出来。这也加深了我们之间的了解。
三奶奶90华诞有感
刚见功叔发来照片,得知三奶奶90寿诞,喜从心来,感喟不已! 三奶奶总是那么带劲儿,让人爱端详! 看老人家那神情,就觉得她的心底里充满着喜乐,充满着慈爱。 可谁又能想到:50年代中期三爷爷过世时,三奶奶连安葬钱都拿不出,最后由缝纫社将自己入社的缝纫机当出一百元……此后,一个人苦撑孤蓬,携未成年的三兄妹艰辛度日,终未再嫁,至如今60多年过去已届鲐背之龄,这中间又有反右、大跃进、三年灾害、文化革命那些个非常岁月,她老人家经历和承受了数都数不清的坎坷,磨难…… 老人家自然是一生自强不息,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然而,我更想她老人家一定是心胸开朗,宽和温良,与人为善,凡事看得开,不记恨,不抱怨,更多地记着别人的好,记着我们国家的好,记着这个世界的好! 她老人家的品行从她的儿女们的经历中得到了印证。 祈愿三奶奶天天快乐,天天健康! 期待三奶奶的期颐之年! ~~~ (图为三奶奶在90华诞那一天。前排从左至右为五叔孙征厚、三奶奶张志洁、大姑孙薇厚、功叔孙功厚,后排左起为五婶刘丽敏、大姑父徐学民、功婶李小华。)
孙溪写的《孙家事》
前几天,跟二哥孙溪谈起“网上孙家”建设问题,我提及他写过的文章《孙家事》作为一种回顾与反思,作为一种对家事的再认识,放上来挺有意义(这篇短文曾通过E-mail发给了各位),二哥当下表示“可以呀,你就帮我放上去好了!” 我自然要遵命了。经再次征求他的意见,他讲:不做修改了,原汁原味好。下面,即是2011年8月3日(星期三) 下午3:24孙溪用E-mail发给各位的《孙家事》原文。 孙家事 (孙溪) 各位孙家兄弟姐妹和孩子们: 家世谁知 长期以来,咱们孙家有一种现象,就是大家都不谈家世,爸爸妈妈不谈,子女之间怕谈,讳莫如深。因为按当时的看法,咱们家庭出身不好,爸妈怕谈了孩子们有负担、影响进步(但爸爸自己却在给组织的思想汇报中大谈,并因此受罪),子女们怕问了增加思想负担。历次政治运动和文革把家里的气氛弄得很紧张,使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在一些方面很畸形。我们做子女的每个人入党、入团、升学、进步不都是搞得心惊肉跳,七上八下!对家庭出身大家真有点“谈虎色变”。因此直到现在,我们孙家子女和孩子们对自己的家世知道很少,或基本不知道。多年来,家庭出身成了我们每个人沉重的思想包袱。虽经改革开放多年,一些思想禁锢还没有打开。 渐入“家”境 现在爸妈已经去世多年了,我们的爷爷奶奶就更不用说了,爷爷谁都没见过。爷爷家兄弟三人,爷爷是老大,爷爷又三个儿子(爸爸是老二),都已经不在世了。我们再不努力,我们的家世就永远是个谜,我们的子女就更没法搞清了。搞清自己的家世,认祖归宗,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的夙愿,也是必须向我们子女交代完成的任务。多亏孙李、孙军和孙奚的努力,特别是孙军的工作,挽救了许多几乎流失的记忆和资料,也和二爷爷、二奶奶及三爷爷的儿子(我们的叔叔)建立了联系,使我们得以慢慢拼凑起家族和家庭脉络。孙军还访谈了爸爸的许多老同事、老领导,得到许多爸爸过去的珍贵资料。现在这项工作孙军还在做。大家在孙家网站上看得到。孙李在国外搞的网上孙家很有创意,这是孙家子女交流、展现活动、可世代传承的信息平台,我们的后代可通过这个平台了解孙家、了解我们,一脉相承。这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 爷奶合墓 经军、武、李弟和我四人商议,并与三奶奶和五叔、功叔(均是三爷爷的儿子)及英叔(二爷爷的儿子)沟通,并得到老辈们的一致赞同,我们决定在北京为咱们的爷爷奶奶修建墓穴,把奶奶从孤苦伶仃的东北农村接回北京老家,与爷爷合葬。爷爷的尸骨早已找不到了,也没有留下任何照片和遗物,只好用民间通常的办法使他与奶奶合寝。经过反复考虑和几个兄弟间商量,我代表大家已经在北京温泉墓园为咱们的爷爷奶奶买好了墓地。选择温泉墓园,是因为二爷爷和三爷爷的墓地也在这里,三兄弟可以在温泉墓园这里相聚,我们也可以把这儿看作是孙家的祖地。我觉得从此开始,我们应理直气壮地讲家史、忆父母、追思先辈。这样我们才能勇敢面对现实、无愧子孙。现在一切准备就绪,只等选适当日子去吉林舒兰接回奶奶。经名师指点,又孙军认为秋收后处在老百姓农田中的奶奶坟墓才可露出,便于不扰民操作,故初定于今年十一国庆前后我与军、武弟去舒兰起坟火化后,将奶奶骨灰护送回京,与爷爷纸牌一起合葬于温泉墓园。 时间安排 无独有偶,儿子孙小桥上周回家告我准备十一结婚,诉说准备事项等。我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可先白后红,把事情办了。不知大家如何安排,当然我与军、武弟还要仔细商量一下。小桥也会直接给大家去信。 请小莹一定把这封信给爸爸看或读给他听,请侯斌一定把这封信给妈妈看,给你妈妈的信我从来发不过去。不知笑笑和乐乐的邮箱对不对,孙李看一下。 (孙李为孙笑笑和孙乐乐的翻译) Dear brothers, sister and our beloved children: Family background Over the past years, we did not like to talk about our family and its history among ourselves. Our parents had seldom talked to us about the family history either. We […]
三奶奶又来电话了
去年曾送上来一篇短文,叫《三奶奶来电话了》,所以三奶奶又来电话了,再接着写这样一篇。 上次三奶奶来电话,还是2011年清明时候的事呢! 那一天,我们“峰回路转”终于找见了三奶奶,老人家的兴奋不亚于我们,“孙家这一枝儿终于来了!”兴奋中,89岁高龄的老人家没能想起我们爷爷的名字,让我留下电话,说想起来打电话告诉我。哪想,第二天老人家就来电话了,“我想起来你爷爷的名字啦,叫孙桂桐!……”由此,让我们苦苦寻索的家事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 这次来电话,是2012年春节期间,也就是前天——正月初八的事。 我们聊了快30分钟。 三奶奶跟我通上话就说,“哎呦呦,终于找见你了!挂了多少遍你的手机,打了多少遍你的座机都没人接,打孙溪的电话也是这样。不知你们怎么都这么忙……”我的脸顿时发起烧来,烧得发烫…… 老人家滔滔不绝地说起来:前两天孙溪领着他的大儿子去看她了,还给她买了好些东西,一家人干嘛还要那么客气啊……大年三十,她去功叔叔那过的,功叔叔给她到网上看了那次孙家大聚会(2011年9月30日在三里河同和居)的录像,她夸道,“孙李照得真好,那天真热闹,好些当时看不到的这回都看到了!……”老人家还高兴地说起来:“我还看到了孙李他们一家四口,多好哇,儿子姑娘那么漂亮,帅气!”她说,“我还一直以为孙李在国外那么多年,他的夫人是外国人呢,敢情也是中国人呐!也那么高的个子!”说着,三奶奶自个就咯咯咯地笑起来,大概是因为她自己的错以为。 随后,三奶奶对我说,“听你二哥讲,你要去美国,我没记清日子,没人接电话,我还害怕你都走了呢!”我赶紧道歉,说家里电话是一个赠送号没跟谁说,所以多半打过来的都是打错了的,忘了给她留过这个电话,响起来也没在意。我还告诉她,我去美国还要一个多月才走呢,琢磨着临走再给她打电话问问她有什么需要。三奶奶马上显得有点急切地说,“我什么都不需要,我就请你代我给孙李一家子问个平安!”然后又重复说了一遍,说得我眼泪都快流出来了,90高龄的老人啊,自己无所求,只求晚辈们平安! 我们说了很多很多,但主要是老人家在说,我在听。她说,“出去走走好,别老把自己圈着,身体会受不了的。出去看看心情好。……别让自己总是陷在过去的回忆里头,过去的苦经历了就让它过去吧,总想着不总是苦吗……” 说的多好哇,“总想着不总是苦吗!” “你像你三爷走的那年,我37岁,经历了多少事啊,吃了多少苦啊,如果总想着,还不得把自己憋屈死了。我就是心里不装事,大大咧咧,所以我才这么过来了……” 是啊,三奶奶一个人在失去三爷的半个多世纪里,拉扯那么一大家子该有多少苦,该有多少难?听着三奶奶说,我只觉得惭愧,我倒还要她老人家费心来做我的思想工作,她还要现身说法——那都是要触痛她自己心上的伤的啊!三奶奶说他心里不装事,可她心里装着别人,装着别人的事呢! 她老人家最后说:“你们兄弟姊妹多好,大家都很争气,都过得挺好,今后能发展的就多发展,我祝愿你们大家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别忘了,到美国,替我给孙李一家子问个平安!” 放下电话,老人家的话还在耳边萦绕:“有些事就要看淡一点……” 是啊,风风雨雨90年,老人家从从容容地走过来一定是看淡了许多,然而她老人家惟独看重亲情! Comment 洛杉矶东北人 2012 年 02 月 01 日 这篇文章写得是太好了,仿佛听见了三奶奶在讲话。几次提到我们在美国的小家庭,尤其使人感动,也受激励。谢谢三奶奶了! 想必军兄一定将来很忙,等着看“签证记”续集,干等也不见上网。
2012年三奶奶的过年照
– -由功叔传来 新年去你二姑家看二奶奶,临走时照的 在我这过三十,三十晚上玩到初一早上五点半,初一十一点起床.中午吃晚饭又接着玩到下午五点半,给我女儿姑爷玩的困的不行,她还想玩呢,后来说不行您还是算了吧,才罢手. 在窗台看花那是初一起床以后照的 从二奶奶那回家的路上让我带她去北新桥看看 Comments ladongbeiren 2012 年 01 月 24 日 谢谢功叔送来的2012过年新照 – 三奶奶看上去身体健康,精神饱满.祝她老人家新年更健康,更喜乐,更精神! 小车 2012 年 02 月 01 日 好,刚写了一篇关于三奶奶的文章要送上来,就先看到了三奶奶的照片,感觉真好! 老人家依然那样精神矍铄,竟然在功叔叔那玩牌从三十晚上到初一早上,让人惊叹,让人敬佩,让人自愧不如啊!我在电话里跟她说,您老人家的健康长寿是大家的福分啊! 自然也要向功叔叔致敬,他总是能给三奶奶带去快乐和安慰。